【番茄叶霉病症状】番茄叶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温室或保护地栽培的番茄植株上。该病害在湿度较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容易发生,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了解其症状有助于及时识别并采取防治措施。
一、症状总结
番茄叶霉病主要侵染叶片,初期表现为叶片背面出现褪色斑点,随后逐渐发展为灰褐色至黑褐色的霉层。随着病情发展,叶片会变黄、卷曲甚至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受阻。
具体症状如下:
- 叶片正面:初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可能出现黄色斑点。
- 叶片背面:首先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小斑点,随后形成灰褐色至黑色的霉层。
- 严重时:叶片干枯、卷曲,植株生长缓慢,果实发育不良。
二、症状对比表
| 症状表现 | 发展阶段 | 具体特征 |
| 叶片背面出现斑点 | 初期 | 淡黄色或灰白色小斑点,边缘不清晰 |
| 霉层形成 | 中期 | 斑点逐渐扩大,表面覆盖灰褐色至黑色霉层 |
| 叶片变黄、卷曲 | 后期 | 叶片失去光泽,颜色变黄,边缘向内卷曲 |
| 叶片脱落 | 严重阶段 | 叶片大面积脱落,仅剩主脉,植株生长受限 |
| 果实发育不良 | 持续感染后 | 果实着色不均,成熟延迟,产量下降 |
三、注意事项
1. 识别关键点:叶霉病与早疫病、晚疫病等其他病害有相似之处,需结合发病部位和霉层特征进行区分。
2. 环境因素:高湿、密植、通风差是该病发生的诱因,应加强田间管理。
3. 防治建议:及时清除病叶,合理施肥,保持通风,并可使用生物或化学药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通过观察上述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发生番茄叶霉病,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