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初期患儿的临床表现是】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代谢性骨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在疾病初期,患儿的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出现一些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了解佝偻病初期的临床表现对于早期诊断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一、
佝偻病初期患儿的临床表现通常以神经兴奋性增高和骨骼变化为主,但这些症状往往较轻微,容易被忽视。常见表现包括易激惹、睡眠不安、多汗、枕秃(后脑勺脱发)、肋骨串珠、囟门闭合延迟等。此外,患儿还可能出现肌肉无力、运动发育迟缓等症状。由于症状不典型,家长和医生需要结合体征、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二、表格:佝偻病初期患儿的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 | 描述 |
| 易激惹 | 患儿情绪不稳定,容易哭闹,夜间睡眠不安 |
| 多汗 | 特别是头部出汗较多,常表现为“枕秃” |
| 枕秃 | 后脑勺部位头发稀疏或脱落,因出汗多、摩擦所致 |
| 神经兴奋性增高 | 可能出现惊跳反应,对声音或光线敏感 |
| 肋骨串珠 | 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形成串珠状,常见于胸骨下缘 |
| 囟门闭合延迟 | 前囟门闭合时间晚于正常范围 |
| 颅骨软化 | 颅骨变软,触诊时有“乒乓球样”感觉 |
| 肌肉无力 | 肌张力降低,表现为抬头困难、坐立不稳 |
| 运动发育迟缓 | 如翻身、坐、爬等动作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 |
| 出牙延迟 | 牙齿萌出时间推迟,牙质松软 |
三、注意事项
佝偻病初期症状较为隐匿,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若发现上述表现,应结合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进行检测,以便明确诊断。同时,加强营养指导,合理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避免长期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