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嫉俗的意思】“愤世嫉俗”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社会现状不满,对世俗风气感到愤怒和轻蔑。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色彩,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态度。
一、
“愤世嫉俗”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意是“对世俗不满,对世事愤怒”。现代语境中,它多用来描述一种对社会现象、道德风尚或权力结构持强烈批评态度的人。这类人通常认为现实世界充满虚伪、腐败和不公,因此对周围的一切都抱有怀疑和否定的态度。
虽然这种情绪可能源于对正义的追求,但若过度发展,也可能导致消极、孤立甚至自我封闭。因此,“愤世嫉俗”在不同语境下可能带有褒义或贬义,需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愤世嫉俗 |
| 出处 | 《庄子·大宗师》 |
| 基本含义 | 对社会现状不满,对世俗风气感到愤怒和轻蔑 |
| 情感色彩 | 多为负面,但也可能带有批判精神 |
| 使用场景 | 描述对现实不满、批判社会现象的人 |
| 近义词 | 怨天尤人、愤世疾俗、牢骚满腹 |
| 反义词 | 安分守己、随遇而安、与世无争 |
| 用法举例 | 他总是愤世嫉俗,对任何事情都不满意。 |
| 适用对象 | 对社会问题敏感、有理想主义倾向的人 |
| 注意事项 | 避免过度消极,应理性看待社会现象 |
三、结语
“愤世嫉俗”是一种复杂的情绪表达,既有对社会不公的敏锐洞察,也可能演变为偏激和悲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保持对正义的追求,也要学会以更积极的方式面对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