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计税依据】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是确定纳税人应缴纳房产税金额的重要基础。根据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房产税的计税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按房产余值计税和按租金收入计税。不同类型的房产适用不同的计税方式,具体如下:
一、房产税计税依据总结
1. 按房产余值计税
适用于自用或出租但未明确按租金收入计税的房产。计税依据为房产的“原值减去一定比例后的余值”,即房产的评估价值扣除折旧部分。
2. 按租金收入计税
适用于出租房产的单位或个人。计税依据为实际取得的租金收入,包括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的租金。
3. 特殊情形
对于部分城市试点征收的房产税,可能采用“面积+价格”或“人均居住面积”等综合指标作为计税依据,但目前尚未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
二、房产税计税依据对比表
| 计税方式 | 适用对象 | 计税依据 | 税率 | 备注 |
| 按房产余值计税 | 自用、未出租房产 | 房产原值 - 折旧部分 | 1.2% | 通常适用于非经营性房产 |
| 按租金收入计税 | 出租房产 | 实际取得的租金收入 | 12% | 适用于经营性房产或租赁行为 |
| 特殊试点地区 | 部分城市试点区域 | 面积 + 价格 / 人均面积 | 0.4%-1.2% | 仅限于特定城市试点项目 |
三、注意事项
- 房产原值:一般指房屋的购买价或评估价,包括土地成本和建筑成本。
- 折旧扣除:部分地区允许按一定比例(如30%)扣除原值后计算余值。
- 租金收入:需以合同约定为准,若存在虚报租金行为,税务部门有权进行核定。
- 免税政策:部分公共福利性房产、学校、医院等可享受免税待遇。
四、结语
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直接影响纳税人的税负水平,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自身房产性质、用途及所在地政策,准确判断适用的计税方式。建议在申报前咨询当地税务机关或专业财税顾问,确保合规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