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岱宁的履历】方岱宁,中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教育家,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他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及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成果。
以下是对方岱宁教授主要履历的总结:
一、教育背景
| 时间 | 学校 | 学位/专业 |
| 1978–1982 | 北京科技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 |
| 1982–1985 | 北京科技大学 | 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 |
| 1985–1988 | 清华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 |
二、工作经历
| 时间 | 单位 | 职务 |
| 1988–1993 | 北京科技大学 | 助教、讲师 |
| 1993–1996 | 北京科技大学 | 副教授 |
| 1996–2000 | 北京科技大学 | 教授 |
| 2000–2004 | 北京科技大学 | 研究院院长 |
| 2004–2010 | 北京科技大学 | 校长助理 |
| 2010–2015 | 北京科技大学 | 副校长 |
| 2015–至今 | 北京科技大学 | 校长 |
三、主要学术贡献
- 长期致力于新型功能材料与复合材料的研究,特别是在多尺度结构材料的设计与性能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 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 指导培养了大量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荣誉与社会任职
| 时间 | 荣誉/职务 |
| 2005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2008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 2012 |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 2015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
| 2017 | 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联合会(IUMRS)执委 |
五、研究方向
- 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
- 多尺度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
- 材料力学行为与失效机理
- 新型纳米材料与智能材料开发
方岱宁教授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成就斐然,也在高校管理与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工作为推动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