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一、
“选贤与能”出自《礼记·礼运》篇,是古代儒家思想中关于选拔人才的重要理念。其字面意思是“选拔有德之人和有才能的人”。这句话强调的是在社会治理中,应当以道德和能力为标准,择优而用,确保国家或组织的领导者具备良好的品德和实际的能力。
“选贤”指的是选择有德行、品行端正的人;“与能”则是指给予有能力、有才干的人机会。两者结合,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德才兼备”的重视,也反映了儒家提倡的“仁政”思想。
在现代社会,“选贤与能”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常用于形容在用人机制中注重品德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学校等各类组织的人才选拔中。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礼记·礼运》 |
原文 |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字面解释 | 选拔有德之人,任用有才之人。 |
含义 | 强调在选拔人才时应兼顾品德与能力,做到德才兼备。 |
儒家思想 | 体现儒家“仁政”理念,主张以德治国、以才治事。 |
现代应用 | 用于描述现代组织在用人机制中注重品德与能力并重的原则。 |
意义 | 鼓励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
三、结语
“选贤与能”不仅是古代政治智慧的体现,也是当今社会在人才选拔中值得借鉴的理念。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不能忽视道德与责任,唯有德才兼备,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