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国恨是什么意思】“商女不知亡国恨”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原句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话的意思是:歌女(商女)并不知道国家灭亡的悲痛,还在对岸唱着《玉树后庭花》这样的靡靡之音。表面上写的是歌女的无知与麻木,实则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统治者昏庸无能的不满和忧虑。
一、原文出处及背景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杜牧《泊秦淮》 |
原文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背景 | 唐代末年,国家动荡,统治者沉迷享乐,百姓生活困苦。杜牧在夜泊秦淮时,看到歌女仍在演唱南朝亡国之音,感慨万千。 |
二、字面解释
词语 | 解释 |
商女 | 古代指歌女或卖艺女子,常在酒楼、茶馆中表演。 |
不知亡国恨 | 没有意识到国家灭亡的痛苦与悲哀。 |
隔江 | 对岸,指秦淮河对岸。 |
犹唱 | 仍然在唱。 |
后庭花 | 南朝陈后主所作的歌曲,被认为是亡国之音。 |
三、深层含义
1. 讽刺统治者昏庸
杜牧借此表达对当朝统治者沉迷享乐、不思进取的批判。他指出,即使国家面临危机,权贵阶层仍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
2. 批评社会风气
在国家危难之际,民众依旧沉迷于娱乐,缺乏忧患意识,这种麻木的态度令人担忧。
3. 借古讽今
杜牧用南朝亡国的例子,暗指唐朝可能重蹈覆辙,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
四、现代意义
方面 | 解读 |
文化传承 | 提醒人们关注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
社会责任 | 强调个人应具备历史责任感,不应只顾眼前享乐。 |
教育意义 | 用于教育学生了解历史、增强民族意识。 |
五、总结
“商女不知亡国恨”不仅是对古代歌女的描写,更是杜牧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和平年代也要保持清醒头脑,不忘历史教训,珍惜当下,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