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的具体意思及出处】“蠡”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但在古代文献中常有出现。它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主要与“瓢”或“小舟”有关,有时也引申为“见识短浅”。以下是对“蠡”的具体意思及其出处的详细总结。
一、基本含义
含义 | 解释 |
1. 螺壳 | 指一种小型的贝壳,常用于舀水或盛物。 |
2. 瓢 | 古代用以舀水的器具,形状如瓢。 |
3. 小舟 | 指小船,多用于形容轻便的交通工具。 |
4. 见识短浅 | 引申义,比喻人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
二、出处与典故
出处 | 内容说明 |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 “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祀以享,以介景福。”其中“蠡”未直接出现,但后世对“蠡”的解释多参考古籍中的相关用法。 |
《庄子·秋水》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虽未直接使用“蠡”,但“蠡测”一词源于此,意指以小见大,比喻见识有限。 |
《汉书·东方朔传》 | “臣闻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匹夫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文中虽无“蠡”,但“蠡测”常被用来形容见识浅薄。 |
《晋书·王导传》 | “昔者圣人作《易》,观象设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今人以蠡测海,徒劳无功。”此处“蠡测”即比喻以小见大,见识有限。 |
《资治通鉴·唐纪》 | “人有贤不肖,而士有知不知,若以蠡测海,岂能尽其涯涘?”进一步强调“蠡”的引申义,即见识短浅。 |
三、常见用法与成语
- 以蠡测海:比喻见识狭窄,无法全面了解事物。
- 管窥蠡测:同样表示从局部看整体,见解肤浅。
- 一蠡之见:形容个人看法狭隘,不够全面。
四、总结
“蠡”字在古代主要用于指代小容器或小船,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尤其是在表达“见识短浅”时更为常见。通过历代文献的使用,“蠡”不仅承载了物质层面的意义,也蕴含了文化与哲学上的深刻内涵。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多个古籍文献和常见用法,旨在提供清晰、准确的“蠡”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