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还有什么别称】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月份不仅有数字名称,还有许多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的别称。九月作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也被赋予了多种不同的称呼。了解这些别称,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感受古代文化与节气的联系。
一、九月的常见别称总结
1. 暮商:因秋天属金,五行中“商”为金音,故九月又称“暮商”,表示秋意渐浓。
2. 玄月:古人以颜色象征季节,黑色代表北方,九月属北,故称“玄月”。
3. 授衣月:古时九月是准备冬衣的时节,因此也叫“授衣月”。
4. 菊月:九月菊花盛开,故称“菊月”。
5. 杪秋:指秋季的末尾,即九月。
6. 仲商:按四季分序,九月为秋季第二个月,故称“仲商”。
7. 霜序:九月开始进入寒露、霜降节气,故有“霜序”之称。
8. 秋序:指秋季的次序,九月为秋季之始。
9. 季秋:一年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九月属于季秋。
10. 朽月:因九月万物开始凋零,故称“朽月”。
二、九月别称一览表
别称 | 含义说明 | 出处/来源 |
暮商 | 秋天属金,商为金音,九月为秋末 | 古代五行说 |
玄月 | 黑色属北,九月属北 | 古代色彩象征 |
授衣月 | 九月为制冬衣之时 | 《诗经》等典籍 |
菊月 | 九月菊花盛开 | 诗词与民俗 |
杪秋 | 秋季的末尾 | 古代节气划分 |
仲商 | 秋季第二月,商为金音 | 传统历法 |
霜序 | 九月进入霜降节气 | 节气与农事结合 |
秋序 | 秋季的次序 | 古代四季划分 |
季秋 |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 | 历法与节气 |
朽月 | 九月万物凋零,生机渐退 | 民间俗语与文学 |
三、结语
九月的别称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致观察,也反映了他们对季节更替的深刻理解。这些名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与思想的重要窗口。通过了解这些别称,我们不仅能更好地认识九月的特殊意义,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