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什么意思】“耳濡目染”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长期接触某种环境或受到某种影响下,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或改变。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不是刻意的教导。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耳濡 | 耳朵经常听到,即听觉上的影响 |
目染 | 眼睛经常看到,即视觉上的影响 |
总体意思 | 长时间地通过耳朵和眼睛接受某种事物的影响,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唐代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闻于耳者,谓之耳濡;见于目者,谓之目染。”
- 用法:多用于描述人受环境、教育、家庭等长期影响而形成的习惯或思想。
- 例句:
- 他从小生活在书香门第,耳濡目染,自然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 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耳濡目染,性格也变得温和有礼。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潜移默化、耳闻目睹、日积月累 |
反义词 | 生搬硬套、刻意为之、刻意模仿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举例 |
家庭教育 | 孩子在父母的熏陶下耳濡目染,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
工作环境 | 在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中工作,耳濡目染,提升自身能力 |
文化氛围 | 历史文化名城中生活的人,耳濡目染,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理解 |
五、总结
“耳濡目染”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长期的接触和观察,逐渐受到影响的过程。它不同于直接的教育或指导,而是通过环境、习惯、行为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塑造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因此,在家庭教育、社会交往、个人成长等方面,“耳濡目染”的作用不容忽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