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时间】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这场战争从1926年开始,持续到1928年,是国共合作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以下是对北伐战争时间的详细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北伐战争时间概述
北伐战争始于1926年7月9日,由国民政府领导,主要目标是讨伐吴佩孚、张作霖和孙传芳等北洋军阀势力。经过两年多的战斗,北伐军最终成功占领北京,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结束,中国进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北伐战争的时间跨度较长,期间经历了多个关键战役和阶段,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对理解整个战争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北伐战争时间表(关键阶段)
时间 | 事件 | 简要说明 |
1926年7月9日 | 北伐开始 | 国民政府在广州誓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 |
1926年8月 | 湖南战役 | 北伐军攻占长沙,击败吴佩孚主力 |
1926年9月 | 江西战役 | 北伐军与孙传芳部队激战,取得重要胜利 |
1926年10月 | 武汉会战 | 北伐军攻克武汉三镇,控制华中地区 |
1927年3月 | 南京光复 | 北伐军进入南京,北洋军阀势力进一步瓦解 |
1927年4月 | 国共分裂 |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
1928年5月 | 北伐完成 | 北伐军攻入北京,张作霖退守东北,北洋军阀彻底失败 |
三、总结
北伐战争从1926年7月开始,至1928年5月基本完成,历时约两年。这一时期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为中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国共合作在后期破裂,但北伐战争在中国历史上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上述时间表可以看出,北伐战争是一个分阶段推进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战略意义和历史影响。了解这些时间节点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