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艾同焚词语解释是什么】一、
“兰艾同焚”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好人和坏人一起被毁灭或遭受不幸。其中,“兰”指的是香草,象征高洁、美好的事物;“艾”是一种普通的草,常用来比喻平凡或低劣的事物。成语整体表达的是在某种灾难或事件中,无论善恶都被牵连、一同受害的状况。
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强调命运的无差别性,也带有一定的悲凉色彩。它常见于描写社会动荡、战乱或不公现象时,表达对无辜者的同情与对世事的感慨。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兰艾同焚 |
拼音 | lán ài tóng fén |
出处 |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兰艾同焚,贤愚共尽。” |
含义 | 好人与坏人一同被毁灭,形容善恶不分、灾难无差别地降临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述社会动荡、战乱等情境 |
近义词 | 同归于尽、玉石俱焚 |
反义词 | 区分善恶、善有善报 |
例句 | 在这场大火中,兰艾同焚,许多无辜百姓也未能幸免。 |
三、结语
“兰艾同焚”不仅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成语,更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公或灾难时,应更加关注正义与公平,避免好人因环境而受牵连。同时,这一成语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人性与命运的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