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物博的博是什么意思】“地大物博”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其中,“地大”指的是国土面积大,“物博”则指物产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但很多人在学习这个成语时,会疑惑“博”字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
“地大物博”中的“博”字,原意是“广博、丰富”的意思。在这里,“物博”指的是自然资源和物产种类繁多、数量充足。因此,“地大物博”整体意思是:国家或地区土地辽阔,物产丰富,资源多样。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优势和经济潜力,如中国、美国等国家常被用来形容其国土面积大、资源丰富。
二、表格解析
成语 | 地大物博 |
拼音 | dì dà wù bó |
出处 | 《汉书·地理志》 |
含义 | 土地广阔,物产丰富 |
“地大”解释 | 国土面积大,疆域辽阔 |
“物博”解释 | 物产种类多,资源丰富 |
“博”字含义 | 广博、丰富 |
常用场景 | 描述国家或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 |
举例 | 中国的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矿产、森林和水资源 |
三、补充说明
“博”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字,除了“广博、丰富”的意思外,还有“博学”、“博大”等含义。但在“地大物博”这一成语中,它的意义明确指向“物产丰富、种类繁多”。这种用法体现了古代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国家实力的一种认知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大物博”不仅是一个形象的表达,更是对一个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的肯定。了解“博”的具体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