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三窟什么意思典故出自哪里】“狡兔三窟”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善于谋划、多留退路,以确保自身安全。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典故,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它的含义和出处。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狡兔 | 指狡猾的兔子 |
三窟 | 意思是三个洞穴,比喻多个藏身或退路的地方 |
整体意思 | 形容人聪明、有远见,懂得为自己多准备后路,避免陷入绝境 |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狡兔三窟”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四》。原文如下:
>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才能避免被猎人捕获;现在您只有一个安身之处,还不能安心睡觉。
这个典故讲的是孟尝君与门客冯谖之间的故事。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建议他建立多个“安身之所”,即在不同地方设立据点,以备不时之需。后来孟尝君采纳了这个建议,最终在政治风波中得以保全。
三、成语的引申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狡兔三窟”逐渐演变为一个带有褒义的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有远见、善于筹划的人。它强调的是:
- 预见风险
- 多方准备
- 保持灵活性
当然,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以带有一点贬义,表示一个人过于谨慎、缺乏信任感。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狡兔三窟 |
含义 | 形容人聪明、有远见,懂得多留退路 |
出处 | 《战国策·齐策四》 |
典故 | 孟尝君与冯谖的故事 |
原文 |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
引申意义 | 预见风险、多方准备、保持灵活 |
使用场合 | 褒义(赞扬智慧) / 贬义(批评过于谨慎) |
通过了解“狡兔三窟”的出处与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背后的智慧与文化内涵。在现实生活中,适度的“三窟”思维,有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更好地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