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里巴人是什么】“下里巴人”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于描述通俗、大众化的文化或艺术形式。这个词语虽然听起来有些贬义,但在实际使用中,它更多是表达一种贴近生活、接地气的文化风格。
一、
“下里巴人”最早出自《文选·宋玉对楚王问》中的“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后来被引申为与“阳春白雪”相对的一种通俗文化。它原指民间流传的歌曲,后泛指通俗、大众化的文艺作品,强调的是与高雅艺术相对的群众基础。
在现代语境中,“下里巴人”不再带有明显的贬义,而是用来形容那些容易被大众接受、理解的文化内容。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普及性和亲和力,而不是艺术的高低之分。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下里巴人 |
出处 |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 |
原意 | 民间流传的歌曲,通俗易懂 |
引申义 | 通俗、大众化的文化或艺术形式 |
对应词 | 阳春白雪(高雅艺术) |
现代用法 | 描述接地气、贴近生活的文化内容 |
贬义/中性 | 中性偏通俗,不带明显贬义 |
使用场景 | 文艺评论、文化讨论、网络用语等 |
三、结语
“下里巴人”虽起源于古代,但其含义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演变。如今,它不仅是一种文化标签,更是一种对大众审美和文化认同的体现。无论是文学、音乐还是影视作品,只要能引起广泛共鸣,都可以被称为“下里巴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