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北海上的文言文与翻译是什么】苏武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忠臣,他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始终不屈不挠,最终得以归汉。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忠诚与坚韧的象征。其中“苏武牧羊北海”是其故事中的重要片段,讲述了他在北海边放牧、坚守信念的经历。
以下是对“苏武牧羊北海”相关文言文原文及现代汉语翻译的整理总结:
一、文言文原文(选自《汉书·苏武传》)
>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而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二、现代汉语翻译
苏武到了北海之后,朝廷没有送来粮食,他就挖野鼠洞里的草籽来吃。他拿着汉朝的符节放羊,无论是睡觉还是起床都一直拿着,符节上的毛全部脱落了。
三、总结与表格对比
内容 |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苏武到北海 | 武既至海上 | 苏武到了北海 |
食物匮乏 | 廪食不至 | 朝廷没有送来粮食 |
自力更生 | 掘野鼠而去草实而食之 | 挖野鼠洞里的草籽来吃 |
牧羊生活 | 杖汉节牧羊 | 拿着汉朝的符节放羊 |
坚守信念 | 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 无论是睡觉还是起床都一直拿着,符节上的毛全部脱落 |
四、补充说明
“苏武牧羊北海”这一情节,展现了苏武在极端艰苦环境下的坚定意志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行为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成为后世文学、艺术中常见的题材。通过这段文字,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士人的精神风貌,也更加理解“忠贞不渝”的深刻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苏武的其他事迹或相关历史背景,可参考《汉书》全文或相关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