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唐朝的经典诗句大全 来自唐朝的经典诗句
大家好,我是东南,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来自唐朝的经典诗句大全,来自唐朝的经典诗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解读]诗这个东西,感情是它的根本,语言是它的苗叶,声音是它的花朵,思想是它的果实。这里用树来比喻诗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华:同“花”。
食不重味,衣不杂采。――唐?魏徵《群书治要?贾子》
[解读]吃的东西花样品种不多,穿的东西没有绣上花纹。形容生活简朴,衣食不求丰富多采。不重(chóng)味:花样不多。不杂采:无花纹。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
[解读]要检验是真玉还是假玉,就要用火烧它三天三夜;要辨别是豫章木还是樟木,就要等它长够七年的时间。诗句以“试玉”、“辨材”为例,用形象的语言道出了一条含义深刻的哲理:对事物的判断,有待于时间的证明,人才须长期观察才能认准。材:这里指豫章木、樟木。据说这两种树木要生长到七年才可以分辨清楚。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唐?韩愈《师说》
[解读]无论贵贱,无论老少,只要是有道德学问,就可以做老师了。著名作家贾平凹在《我的老师》一文中说:“我的老师孙涵泊,今年三岁半……”,可见他不以年龄作为择师的标准。
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唐?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诗》
[解读]物品因稀少而珍贵,人到老年,更加疼爱孙辈。以物稀言喜悦,以老慈言亲情。白居易无子,抱外孙女喜不自胜。小岁:古代于冬至后第三个戌日行腊祭,腊祭次日为小岁。后世分别以元日、冬至夜为小岁。
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二十三
[解读]人往往苦于不知足,贪得无厌。如同取得陇地,还想取得蜀地。借以感叹人心不知满足。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物:指人。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解读]怎么能够低眉弯腰去侍奉达官贵人,使我不能欢笑开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风格豪放,字字金玉,对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唱出了被压抑的怀才不遇之士的心声,是对封建统治者的蔑视。阿谀奉承,会丧失自己的人格。安:怎么。摧眉:即低眉。折腰:弯腰。事:侍奉。 开心颜:开心和开颜。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社甫《戏为六绝句》
[解读]不论今人、古人,清词、丽句,有长处就要学习借鉴。杜甫的文学主张是,不能一味推崇古人,一概否定今人。对今人不应妄加菲薄,对古人也要有所继承,六朝时的“清词丽句”也有可取之处,不能废而不讲。今人:指庾信、初唐四杰等离当时较近的作家。 为邻:引为同调之意。
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唐?李贺《浩歌》
[解读]不要在乐曲伴奏下喝得烂醉,麻醉自己;世上的英雄并不固定于一定的人,只要振作起来,发奋有为,每人都可成为英雄。诗句含有劝诫之意,劝人戒己,又带愤激之情。丁都护:即丁督护。一种哀怨的乐曲名,这里指劝酒歌曲。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解读]在沉船旁边又有千万只船驶过,枯树前面又有千万棵绿树在茁壮成长。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刘禹锡和白居易在扬州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写诗赠刘禹锡,为刘禹锡被贬二十三年鸣不平,刘禹锡写诗作答。虽然也感叹自己遭遇不幸,埋没一生,自比“沉舟”、“病树”;但又相当达观,看到的是千帆竞发,万木争春,自己并不感到颓唐。诗句形象生动,比喻新颖,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至今仍被人常用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千帆过:船只来来往往很多。万木春:万木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解读] 这两句是用春蚕到死吐丝方尽和蜡烛燃尽泪才流干,比喻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无穷无尽的别恨和思念。两句诗既是诗人爱情心理的写照,又是诗人人生态度的象征。现在常用来表示坚贞的爱情。“春蚕”一句常借用来形容对事业无限忠诚的献身精神。蜡炬:蜡烛。 泪:指蜡烛燃烧时滴下的脂油。借喻眼泪。
大海从鱼跃,长空任乌飞。――唐(僧)玄览
[解读] 这两句是佛门用来比喻人应心胸开阔,无拘无束,有一种超尘世的精神境界。现在常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西游记》第八十三回),用来形容英雄有用武之地,在广阔天地里,大显身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或者比喻议论没有中心,漫无边际。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解读]大鹏鸟一日随风飞起,乘旋风直上九万里的高空。诗人以大鹏自比,自视很高,夸张抒写,构成波澜壮阔的气势,烘托出诗人宏伟的豪情壮志。现在用来比喻抱负远大,待时机到来,将不断进取,施展才能。大鹏:传说中的大鸟。扶摇:由下而上的旋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解读]苍茫的沙漠中,升起一缕孤单的狼烟,直立而上;长长的黄河上,映照着将落的太阳,又红又圆。诗句将塞外奇特的风光,写得开阔鲜明,气势雄浑,如在眼前。“直”、“圆”二字传神,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巧妙地表现了诗人的亲切感受。诗人把自己只身赴边的孤寂的情绪溶化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中。近代王国维称这两句诗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沙漠。 孤烟:指狼烟。烧狼粪的烟,直上而且不散开,容易看得见,古代用来做军事报警。直:孤烟高而不散的样子。长河:指黄河。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解读]柳絮发狂似地任凭狂风卷着在天空中飞来飞去,桃花轻飘飘地落在江河里随着水波荡漾漂流。这两句诗写暮春景象,现在借用来比喻品德低下,看风使舵,投机取巧,随波逐流的人。颠狂、轻薄:指轻佻、浮薄、不庄重。柳絮、桃花:指无才无能的庸人和阴谋弄权的小人。仇兆鳌说:“颠狂轻薄,是借人比物,亦是托物讽人。”(《杜诗详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解读]只要读书很多,胸罗万卷,下笔时就得心应手,像有神助一般自如。这两句是说,多读书,有渊博的知识修养,对于写好诗、造就学业有重要作用。破:尽、遍。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唐?韩愈《原毁》
[解读]古代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既严格又全面,对别人的要求既宽容又平易。对自己的要求严格而全面,就不会懈怠;对别人的要求宽容而平易,别人就乐意同他交好。责:要求 。以: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社少府之任蜀州》
[解读] 只要我能得到一位知己,即使天各一方,两心相通,也会亲近得如邻居一样。
这两句咏友情可贵,知己难得,意境开阔,格调高朗,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海内:四海之内,天下。 天涯:天边。极言离别之远。 比邻:近邻、邻居或相邻而居。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解读] 清晨江上行舟,当残夜未全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海日生于残夜而驱走寒夜,江春闯入旧年而送走旧年,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历来为脍炙人口、“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明?胡应麟语)的名句。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江。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唐?李咸用《送谭孝廉赴举》
[解读]好事都是从艰难处得来的,所以年轻人不要去贪图那轻而易举事情。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要少年自负,妄想轻易取得成功。劝诫之言,含有一定哲理。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唐?孙光宪《琐言引古语》
[解读]好事或者一个人做了好事,往往得不到传播;坏事、恶事,或一个人做了坏事、恶事,往往不胫而走,很快传播出去,满城风雨,甚至传之千里。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解读]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趁早勤奋学习,年纪大了学业无成,就会后悔读书太晚。全诗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社秋娘《金缕衣》
[解读]花开时正须折取,等到花谢只剩空枝时,要再想折取已来不及了。比喻少年时正应奋发有为,到了老年再回想少年还有什么用呢? 全诗为:“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社甫《望岳》
[解读]这两句是诗人由望山而联想到登山。此时,他身在山下,心在山上,神游绝顶,想象登上顶峰以后,俯视众多的山峰,都会显得矮小。诗句反映了诗人那种雄伟的气魄、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开阔的胸襟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现在用来比喻当我们获得新的、更大的成就时,再看已过去或他人的某些成就时,就觉得微不足道了。也用来形容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勇攀高峰,不断进取。凌:升,指登上。会当:应当,将要、一定要。岳:这里指东岳泰山。
火不热贞玉,蝇不点清冰。――唐?白居易《反白头吟》
[解读] 火烧不热坚贞的玉石,清明透亮的坚冰不会被苍蝇弄污。比喻品行端正的仁人志士,能经得起艰难困苦等考验。明志之言,足供借鉴。贞玉:坚美的玉石。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唐?孟郊《赠崔纯亮》
[解读] 镜虽破,其光不改,兰虽死,其香不变。喻指友情深挚,坚贞不渝。亦可喻指高洁自持,矢志不改的情操。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解读] 平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秋枯春荣。无情的野火哪能烧尽,温暖的春风又使它发芽滋生。前两句写出了野草一枯一荣的自然规律,后两句写出野草绵延繁荣的具体形象,热情赞颂了野草虽备受摧残,但枯后复荣,顽强坚韧的生命力。现常比喻的力量是阻挡不住,扼杀不了的。此诗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传说后来他从江南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谒见老诗人、著作郎顾况。顾况看到他姓白名居易,就说:“长安物贵,居大不易。”接着看诗卷第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说:“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因此替他宣传,称道他的才能,于是白居易名声大振。离离:形容春草茂密繁盛的样子。 枯荣:一年一度,秋枯春荣。枯,枯死,荣,茂盛。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白居易《琵琶行》
[解读]这两句是说,琵琶女有娴熟的技艺,有绝世的姿容,却有悲凉的身世。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不想见人,“千呼万唤”她才肯“出来”,并不是她在拿身份、摆架子,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逼真地描绘了她出场之态,用肖像画的手法,表现琵琶女的`难言之痛。始:才。犹: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词九首》其九
[解读]全诗为:“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意思是,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一样深得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诗人屡遭贬谪,历尽坎坷,但斗志不衰,精神乐观,胸怀旷达,气概豪迈,在边远的贬所虽然经了千辛万苦,到最后终能显示出自己不是无用的废沙,而是光亮的黄金。诗句通过具体形象的比喻,概括了从自我经历获得的深刻感受,坚信被谗言所害的人,终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洗清罪名。后两句也可以用来比喻做学问要精心筛选,去其糟粕,才能取其精华。淘、漉(lù):过滤。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亿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解读] 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后人经常引用这两句评价李白的作品。雕饰:指文章雕琢。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解读]请你问问那奔腾向东的流水,它和离情别意比较究竟谁长谁短呢?诗句表现了对送别的朋友们的深厚友谊,以含蓄的笔法,写悠然无尽的情意。别意:离别的情意。之:指东流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解读]要想树木长得高大,应当使它的根部长得稳固,要想让泉水永远畅流,必须疏通它的源头。青少年要想将来大有作为,必须先打好基础。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不免为下。――《唐太宗纪》
[解读]效法上等的,结果仅得到中等的;效法中等的,结果难免只得到下等的。现在,有不少的同学把读优秀作文选当作好写作文的捷径,而忽视了阅读优秀名作,免不了只能写出些下等的东西来。取法:效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唐?刘禹锡《陋室铭》
[解读]山不在于高大,只要有神仙就会出名。现在用以说明决定处所声名的,不在处所本身,而是看那里有没有出类拔萃的人物。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