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曾国藩家书致四弟 弟于世事 曾国藩《与四弟书》原文及译文

2024-06-26 00:21:19

问题描述:

曾国藩家书致四弟 弟于世事 曾国藩《与四弟书》原文及译文,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4-06-26 00:21:19

大家好,我是东南,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曾国藩家书致四弟,弟于世事,曾国藩《与四弟书》原文及译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②,后辈失之骄③,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④,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⑤俭二字,别无做法。弟与沅弟皆能勤而不能俭;余微俭而不甚俭;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

  导读:曾国藩作为清朝显赫一时的高官,却时刻不忘嘱咐自己的兄弟,子侄要勤俭,戒骄奢。"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真是至理名言。

  注释:①《与四弟书》:这是曾国藩写给他四弟的家书。在读书,做人,持家等各方面,曾氏对其弟弟和子女们都要求很严。在这封家书中,他诚恳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要想福泽绵延,"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②老辈:长辈。奢:奢侈。③骄:骄横,放纵。④泽:恩泽。⑤勤:勘勉,勤劳。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总恐老辈失之奢( ) 2。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 )

  3。余微俭而不甚俭( ) 4。后来恐难挽( )

  二,翻译

  1。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

  2。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

  三,文中,曾国藩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四,由此文可以看出曾国藩哪些方面的品性,试着概括。

  参考答案

  一,1。总是 2。除去,除了 3。稍微 4。挽回,扭转

  二,l。总是担心老辈会失之奢侈,后辈会失之骄纵,未曾有钱多而子孙不骄纵的。2。子侄辈眼界高,花销大,将来恐怕难以扭转,弟应对此时常留心。

  三,要想福泽绵延(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他法。

  四,自身勤俭,对弟弟和子女们要求很严。

  附注释

  ①老辈:长辈。奢:奢侈。

  ②骄:骄横,放纵。

  ③泽:恩泽。

  ④勤:勘勉,勤劳。

  ⑤看大眼,吃大口:比喻见识的眼界越高,所要求的.享乐也越丰富。

  ⑥除却:除了

  ⑦微:稍微,一点点

  ⑧总:总是

  ⑨。挽:挽回,扭转

  参考译文:

  我不想多往家里寄银钱物资了,总担心老辈会失之奢侈,后辈会失之骄纵,未曾有银钱富余而子孙之辈不骄纵的。我等兄弟想为祖先保留些恩泽,为后人珍惜一些福分,除了"勤俭"二字,没有别的做法。弟与澄弟都能勤勉却不能节俭;我稍微有点节俭而又不是很节俭;子侄辈眼界高,花销大,将来恐怕难以挽回,弟应该对此要时时留心。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

  中心思想

  他诚恳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要想福泽绵延,“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

  作者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