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贪嗔痴,失荣乐

2022-09-28 19:05:14

问题描述:

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贪嗔痴,失荣乐,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2-09-28 19:05:14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贪嗔痴,失荣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意思是,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逆的,相爱却要分离,这种怨恨会长久留在心里,追求却得不到,放弃又舍不得。

2、出自《仓央嘉措诗传》中的《问佛》扩展资料: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3、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4、凤凰,涅槃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5、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6、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7、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8、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9、我也曾如你般天真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10、”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11、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参考资料:仓央嘉措诗传-百度百科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法苑珠林·八苦部》)。

12、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

13、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逼迫,就是苦。

14、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

15、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真苦;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阴道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

16、此外,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觉得比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无依无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种苦。

17、2、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皱纹满面,腰弯背娄,老态龙钟,做不了事情,苦死。

18、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

19、病有种种,有些病很轻微,有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

20、真正来讲,“吃”是病,贪东西也是病,但这些是属于心病,这儿讲的是身病。

21、我们的身体有如机器,终归会变坏,变坏就是病苦。

22、4、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

23、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时候,身体各部分慢慢的动弹不得,内心一定很恐慌,这就是死苦。

24、5、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

25、6、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

26、因为某一些因缘,所心爱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

27、严重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相爱的人却偏偏被拆散,很多情侣就因此跳楼殉情。

28、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东方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缠绵伟大的爱情故事,常使同情他们的人泪流满襟。

29、7、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

30、它是最普遍的苦,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了,这样多的欲望我们没法实现或得到,所以是苦。

31、8、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 (即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

32、取是执取的意思。

33、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34、拓展资料:生苦:人生世上,入轮回纠扰,诸苦纷至沓来,因此生即是苦。

35、老苦:气力衰减,精神日下,色身朽坏,盛年之日不复再,此为老苦。

36、病苦:身病煎熬五官,心病煎熬心识,此是病苦。

37、死苦:人之限将近,若残烛将灭,或寿尽而终,或遭天灾人祸而亡,此乃死苦。

38、怨憎会苦:仇怨憎恶,挥之不去,反而集聚,此谓怨憎会苦。

39、——以上五苦,均属苦苦,就是坏事所生之苦爱别离苦:生死无常,聚散无定,亲爱之人不得共处,此即爱别离苦。

40、求不得苦:世间万物,心有爱乐而不能求得,此名求不得苦。

41、——上述二苦,属于坏苦,即好事破灭离散之苦五阴盛苦:色想受行识谓之五阴,集众苦于一身,入色身苦扰不得脱,此是五阴盛苦。

42、——此苦属行苦,诸行无常,轮回流散之苦耳八苦-百度百科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法苑珠林·八苦部》)。

43、出自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序》:“悲哉六识,沉沦八苦,不有大圣,谁拯慧桥。

44、”佛教八苦是佛教术语:佛教八苦是佛教用语,拼音为fó jiào bā kǔ。

45、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46、”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

47、以下是八苦的解释: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

48、明其心,苦其志。

49、追其型,忘其意。

50、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

51、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

52、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

53、纠其根源与禅说不近相同,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54、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

55、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刺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

56、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57、老苦: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

58、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病苦: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死苦: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爱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

59、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60、怨憎会: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

61、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求不得: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

62、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

63、自己的志趣是做计算机行业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网吧做侍应生。

64、这些都是求不得苦。

65、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

66、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最后一苦,不是放不下而是“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

67、拓展资料:佛教中有时又把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的三类。

68、苦苦: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经中即使没有指出,我们也是认为是苦的,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即亲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能如愿;怨憎会苦:是怨家路窄,低头不见抬头见。

69、以及五蕴炽盛苦:即五蕴身心不平衡的痛苦。

70、坏苦:是指我们通常快乐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我们所谓的快乐受并非真正的快乐,其实质也是痛苦的。

71、行苦:行,是迁流变化义。

72、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这乃是宇宙人生之规律。

73、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律,追求永恒:希望身体永恒、家庭永恒、婚姻永恒、事业永恒、人际关系永恒、爱情永恒,事实上世间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世事无常,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74、由于我们的认识与世间的事实——行,相违背,因而就有了行苦。

75、参考资料:《佛教八苦》百度百科呵呵 首先我不知道你这个八苦学说是不是师娘教的,放不下?佛经没有这样说。

76、爱离别就是说我们放不下的烦恼。

77、第八苦是五阴炽盛,是说我们色受想行识五阴不断熏习,不断加深,出轮回难啊。

78、你要懂得什么是无常,无常是说一切法,也就是一切现象,物质的和心理的,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79、随着因缘时刻变化,因果是细微的,不是前生今世才是因果,这一秒和下一秒就是因果。

80、你学下唯识,四缘生法。

81、菩提觉后也是空,此空不是没有,是有。

82、空不是空无,是真空妙有。

83、空是体,有是用。

84、体用是一不是二。

85、觉悟不因外界,也无觉可觉悟。

86、凡夫说有菩提可证,佛说无菩提可证。

87、说一切是虚幻是说,都是第八识作用所生幻象,人生是梦要醒了才知道,梦中说梦还是迷糊啊。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