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芈八子是什么位分,芈八子是什么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八子是皇帝侍妾称号,地位在王后、夫人、美人、良人之下,七子、长使、少使之上。
2、太后封建时代帝王母亲的尊称。
3、正是从芈月开始才有这个称谓,在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秦纪》中有记载“昭襄母,楚人,号宣太后”,意思就是秦昭王的母亲,是楚国人,名号是宣太后。
4、宣太后,芈(mǐ)姓,出生地楚国丹阳(在今湖北省),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
5、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6、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
7、死后葬于芷阳骊山。
8、扩展资料:文学形象在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宣太后于第九十七回《死范雎计逃秦国 假张禄廷辱魏使》中短暂登场,篇中只描写宣太后与四贵专权,秦昭襄王重用范雎后,将宣太后安置于深宫,不让其参与政事。
9、人物评价:我国史学家马非百: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牺牲色相与义渠王私通,然后设计将之杀害,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使秦国可以一心东向,再无后顾之忧,她的功劳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宣太后秦惠文王有多位妻子,第一妻子称王后,第二妻子称夫人,其余妻子的名号顺序是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芈月位份是八子,因此被称为芈八子。
11、宣太后(?-前265年),芈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
12、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出身楚国,为秦国相穰侯魏冉之异父姊、后为秦惠文王妃,生子秦昭襄王。
13、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秦昭襄王任用范雎为相,驱逐宣太后的异父弟魏冉及其党,被范雎废去王太后之位,次年(前265年)十月,宣太后逝世,葬于芷阳郦山,谥号宣。
14、 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因秦武王无子,他的弟弟们争夺王位。
15、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质公子稷送回秦国。
16、 在宣太后异父弟魏冉的帮助下,公子稷继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随后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动乱,诛杀惠文后及公子壮、公子雍。
17、将悼武王后驱逐至魏国,肃清了与秦昭襄王不和的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辅政。
18、 前287年,齐、赵、韩、魏、楚五国合纵攻秦未能成功,诸侯在成皋停战,宣太后通过穰侯魏冉对秦昭襄王建议不要任用成阳君。
19、因为成阳君曾因秦昭襄王的缘故困居于齐国,在他穷困的时候,秦昭襄王没有任用他,而现在成阳君受宠,秦昭襄王又要任用他,不会使他满意。
20、秦昭襄王任用成阳君而韩、魏两国不同意,会有损于秦国与这两国的关系。
21、秦昭襄王听后打消了这个念头。
22、 秦昭襄王继位时,义渠王前来朝贺,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生下两子。
23、后秦昭襄王与宣太后日夜密谋攻灭义渠之策,前272年,宣太后引诱义渠王入秦,杀之于甘泉宫。
24、秦国趁机发兵攻灭义渠,在义渠的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
25、 宣太后主政时任用弟弟魏冉、芈戎以及儿子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贵主政。
26、宣太后及四贵的专权极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权力,造成了秦国国内只知有太后和四贵,不知有秦王的局面。
27、 魏国人范雎逃亡至秦国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议收回五人的权力,以免造成淖齿、李兑那样弑君篡国的祸乱。
28、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废宣太后,将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贵驱逐出秦国。
29、 宣太后十分宠爱情夫魏丑夫,宣太后生病即将去世时,传令用魏丑夫为自己殉葬,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于是请庸芮游说宣太后。
30、庸芮先问宣太后人死后是否能够感知到人世间的事情,宣太后回答说不能。
31、 庸芮继而说既然人死后不会有什么知觉,那您又为何要将自己心爱的人置于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觉,那么先王早就因出轨之事对太后您恨之入骨。
32、太后您弥补过失都来不及,又怎么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呢?宣太后认为庸芮所说有理,于是撤销了魏丑夫为自己殉葬的旨令。
33、 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葬于芷阳骊山。
34、八子不是名字。
35、是秦时后宫里的嫔妃等级的一种。
36、秦、汉皇帝侍妾称号。
37、地位在王后、夫人、美人、良人之下,七子、长使、少使之上。
38、秦王朝待遇相当于中二千石官。
39、西汉王朝降为八百石。
40、宣太后(?―前265年),芈(mǐ)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
41、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42、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
43、死后葬于芷阳骊山。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