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活到老学到老是谁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师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
2、一天,师旷正为晋平公演奏,忽然听到晋平公叹气说:“有很多东西我还不知道,可我现在已70多岁,再想学也太迟了吧!”师旷笑着答道:“那您就赶紧点蜡烛啊。
3、”晋平公有些不高兴:“你这话什么意思?求知与点蜡烛有什么关系?答非所问!你不是故意在戏弄我吧?”师旷赶紧解释:“我怎敢戏弄大王您啊!只是我听人说,年少时学习,就像走在朝阳下;壮年时学习,犹如在正午的阳光下行走;老年时学习,那便是在夜间点起蜡烛小心前行。
4、烛光虽然微弱,比不上阳光,但总比摸黑强吧。
5、”晋平公听了,点头称是。
6、2、今年91岁的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活到老、学到老,86岁开始使用电脑,86岁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现在又打算当“博客”。
7、不想落后于时代的于光远,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治学为文、安度晚年。
8、据《北京晚报》报道,头顶“著名经济学家”桂冠的于光远,晚年又开始攀登文学高峰,散文出手不凡,自诩“21世纪文坛新秀”。
9、90岁之前,于老出版了75部著作,其中包括散文集《古稀手迹》、《墙外的石榴花》、《我眼中的他们》、《周扬和我》、《我的编年故事》等。
10、去年是于老的丰收年,有5部作品问世。
11、晚年的于光远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坐在电脑前,除了吃饭、睡觉,他基本都在电脑上写着、学着、玩着、快活着。
12、他表示,不过百岁生日,要出百部著作。
13、3、在离德国科隆不远的西比希城,约翰娜·玛克司夫人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14、早在9年前的1994年,当时70高龄的她,经过长达6年的刻苦攻读完成了学业,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科隆大学的教育学硕士文凭。
15、9年之后,玛克司夫人又在年近八旬的79岁时,完成了长达200页的博士论文,论文的题目是:“如何度过晚年――学习使老人永远充满活力”,最后被科隆大学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
16、小城的市民们,无不对这位孜孜不倦的老人赞叹不已,由此她还当选为该城"最伟大女性”。
17、4、南开大学一位身患癌症的78岁博士生韩维新最近透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18、他早年就读于北京石油学院,后移居香港。
19、香港回归后,他在香港讲授汉语普通话课程。
20、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并对语言学产生了研究兴趣,他先后报考了攻读语言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21、之后医生发现他患有癌症,经治疗后,相关指标下降,但已发现癌细胞转移。
22、他生怕自己的博士学业不能完成,于是抓紧时刻做完论文,并申请答辩。
23、他想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再去继续治疗癌症。
24、5、李嘉诚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记读书的人,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
25、他的思维不是求学问,而是抢学问。
26、李嘉诚12岁来香港即负起赚钱养家的重任,但他上进心极强,工余时同事打麻将玩乐,他就捧着书埋头苦读,天天如此。
27、如今李嘉诚七十多岁了,仍爱书如命。
28、他最爱科技、经济、哲学、历史方面的书,每晚睡前都要看一会儿。
29、现在资讯科技的发展如日中天,他也跟着天天更新知识。
30、他形容自己不是求学问,而是抢学问。
31、李嘉诚从不看小说,也不看娱乐新闻,从不睡午觉,挤出来的时间,他用来吸收最新知识。
32、每天早上7点30分,他的下属就会把当天有关他业务的剪报放在他的办公室桌上。
33、他不但要跟随社会进步,还要比社会跑快一点。
34、从他跳出塑胶花厂到发展地产,再搞电讯、港口、网络、投资国外等生意中都可见一斑。
35、齐白石画画 ——生命不息笔不辍 勤劳是齐白石一辈子艺术生活的特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不断刻苦努力,至老不衰.在 70 余年的画画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画.27 岁以后,只有两次害病,一次遭父母之丧才搁过笔.他的勤奋是持久有恒的,即使到了晚年,也没睡过早觉,每天照例黎明即起,吃过早饭,便要画上几幅.对艺术真是孜孜不倦.1957 年他逝世这一年的春夏之际,他的精神有些不济了,健康情况已大不如以前,还丝毫不服老,顽强地和衰老作斗争,画了一幅花中之王——牡丹,这是他一生中画的最后一幅画.2、今年91岁的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活到老、学到老,86岁开始使用电脑,86岁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现在又打算当“博客”。
36、不想落后于时代的于光远,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治学为文、安度晚年。
37、 据《北京晚报》报道,头顶“著名经济学家”桂冠的于光远,晚年又开始攀登文学高峰,散文出手不凡,自诩“21世纪文坛新秀”。
38、90岁之前,于老出版了75部著作,其中包括散文集《古稀手迹》《墙外的石榴花》《我眼中的他们》《周扬和我》《我的编年故事》等。
39、去年是于老的丰收年,有5部作品问世。
40、 晚年的于光远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坐在电脑前,除了吃饭、睡觉,他基本都在电脑上写着、学着、玩着、快活着。
41、他表示,不过百岁生日,要出百部著作。
42、 3、梭伦早年就赢得“雅典第一诗人”的桂冠;在实行摧毁氏族制度的“梭伦改革”前后,四处游历考察;晚年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经常吟咏“活到老学到老”以自勉。
43、著名传记 作家普鲁塔克在《梭伦生平》中引用了这句名言。
44、18世纪法国启蒙家卢梭在晚年的著作《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中又加以引用和发挥,从此,梭伦的这一名言得以流传至今。
45、4、"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实写照。
46、他常说: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不可以不读;读书治学,一是要珍惜时间,二是要勤奋刻苦,除此以外,没有什么窍门和捷径。
47、因此,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求知。
48、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孜孜不倦地从大量的书籍中汲取营养。
49、他总是挤时间读书,有时白天实在忙不过来,就减少夜晚的睡眠时间来读书。
50、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每天的睡眠时间很少,有时读书就像工作一样,常常是通宵达旦。
51、即使每次外出,毛泽东也总要带些书,或者向当地借些书来读。
52、拓展资料: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huó dào lǎo ,xué dào lào,意思就是年轻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学是为了补充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学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
53、 "释义俗语,其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相同。
54、不能学习新东西,始终是愚昧和衰老的标识。
55、这类俗语望文生义,比较容易理解。
56、说法:“活到老学到老”一语,出自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之口,直译为“我愈老愈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57、 梭伦早年就赢得“雅典第一诗人”的桂冠;在实行摧毁氏族制度的“梭伦改革”前后,四处游历考察;晚年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经常吟咏“活到老学到老”以自勉。
58、著名传记 作家普鲁塔克在《梭伦生平》中引用了这句名言。
59、18世纪法国启蒙家卢梭在晚年的著作《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中又加以引用和发挥,从此,梭伦的这一名言得以流传至今。
60、 说法二: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61、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1 9 5 7 年5 月2 6 日),《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第3 6 0 页26。
62、说法三:出自朱熹。
63、说法四:出自孔子。
64、"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实写照。
65、他常说: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不可以不读;读书治学,一是要珍惜时间,二是要勤奋刻苦,除此以外,没有什么窍门和捷径。
66、因此,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求知,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孜孜不倦地从大量的书籍中汲取营养。
67、他总是挤时间读书,有时白天实在忙不过来,就减少夜晚的睡眠时间来读书。
68、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每天的睡眠时间很少,有时读书就像工作一样,常常是通宵达旦。
69、即使每次外出,毛泽东也总要带些书,或者向当地借些书来读。
70、"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实写照.他常说: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不可以不读;读书治学,一是要珍惜时间,二是要勤奋刻苦,除此以外,没有什么窍门和捷径.因此,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求知,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孜孜不倦地从大量的书籍中汲取营养.他总是挤时间读书,有时白天实在忙不过来,就减少夜晚的睡眠时间来读书.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每天的睡眠时间很少,有时读书就像工作一样,常常是通宵达旦.即使每次外出,毛泽东也总要带些书,或者向当地借些书来读.。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