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出人头地最初说的是哪个人(出人头地说的是谁)

2022-09-21 04:05:07

问题描述:

出人头地最初说的是哪个人(出人头地说的是谁),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2-09-21 04:05:07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出人头地最初说的是哪个人,出人头地说的是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公元1057年,苏轼兄弟同时赴京参考,结果双双金榜题名。

2、那一年,主考官是欧阳修。

3、欧阳修当时正在倡导诗文革新运动。

4、苏轼的文章写得洒脱豪放,风格浑厚,欧阳修见了大为惊喜,准备点其为状元,但那时考卷也是密封的,欧阳修觉得试卷的文风与他的得意门生曾巩相似,怕点了自己的门生为状元,受人议论,于是点了个第二。

5、后来知道是苏轼的卷子,很是后悔。

6、欧阳修对苏轼的才华很赏识,他曾对老友梅尧臣说:“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7、”这就是“出人头地”成语的来源。

8、意思是说,自己应给这位有才华的青年让路,让他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9、【原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10、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11、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12、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13、”嘉祐二年,试礼部。

14、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15、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16、”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17、   【注释】   对义:对答经义方面的问题。

18、   殿试中乙科:天子亲自主持的考试,且难易度为甲科和乙科。

19、   梅圣俞:北宋诗人。

20、   避:让。

21、   始哗不厌:开始时议论不休。

22、   【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

23、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

24、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又怎会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成年后,苏轼博通经学史学,写文章每天能写数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著作。

25、不久又读《庄子》,叹道:“我当初有一些自己的见地,但总说不出来,今日读到这本书,发现这本书真是深得我心啊。

26、”嘉佑二年,参加礼部主持的科考。

27、当时文风不正、内容怪僻的弊端不断蔓延,主考官欧阳修希望能(通过主持考试选人的方式来)消除这种弊病,看见苏轼的《刑赏忠厚论》时,非常惊喜,乃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而以“《春秋》对义”一文(这篇反而是曾巩的文章)为第一。

28、后参加殿试,中乙科。

29、后苏轼通过写信的方式见到了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

30、”听说这句话的人一开始只当是欧阳修的戏言而不信,后来才终于信服。

31、指高人一等;超出一般人。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