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仞千雪(仞)

导读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仞千雪,仞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作为古代长度单位的仞,是指成人两臂平伸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仞千雪,仞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作为古代长度单位的仞,是指成人两臂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亦即160厘米左右,约合周时的八尺,东汉时的七尺,今天的五尺。

2、人们最早度量长短是以身体的某些部位作为标准的,正如《说文・尺部》所说:“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

3、”一仞是指成人两臂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

4、而人有高矮之分,则其两臂亦有长短之别,故知仞只是一个约略的长度单位,有如今天的“庹”(tuǒ,今民间以五尺为一庹)。

5、“这根绳子有三庹长”,仅表示其长度大约为一丈五尺而已。

6、清人陶方琦《说文仞字八尺考》中的说法较为可信。

7、他认为:“许君所用周尺也,故主八尺之说。

8、郑君所有汉尺也,故主七尺之说。

9、”若以一周尺合19.91厘米计算,八尺应为159.28厘米。

10、东汉时一尺折合23.04厘米,七尺则应为161.28厘米。

11、二者的长度均与两臂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160厘米左右相合。

12、扩展资料《愚公移山》里有一句话:“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13、”对此,有注解说:“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14、”然而历代的尺长度不一。

15、仞的长度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七尺、八尺和五尺六寸、四尺等说法。

16、其中,“四尺说”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17、《礼记・祭义》云:“筑宫仞有三尺。

18、”若按一仞为四尺的说法,“仞有三尺”应是七尺,这高度仅及人的肩膀。

19、《考工记・匠人》:“深八尺谓之洫(xǔ)”,“深二仞谓之浍(kuài)。

20、”若一仞为四尺,则二仞为八尺。

21、清代学者程瑶田力主“七尺说”。

22、他认为:“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

23、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

24、”按照此说,只能得出寻为八尺、仞为七尺的结论,然而事实上不管是寻还是仞,均有七尺、八尺二说并存。

25、顾炎武则主张“八尺说”。

26、其理由如下:“《说文》:‘仞,伸臂一寻,八尺。

27、从人,刃声。

28、’《书》:‘为山九仞。

29、’孔《传》:‘八尺曰仞。

30、’……仞与寻同,故知八尺曰仞。

31、”(《日知录》卷三十二)顾炎武这一结论是以“伸臂一寻,八尺”为大前提的,然而一寻并非仅有八尺一说,此外尚有七尺、六尺等说法。

32、至于“五尺六寸说”则仅见于应劭,孤说无据,不足为凭。

3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仞159.28厘米。

34、解答过程如下:(1)仞是一个汉字,读作rèn,本意是指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引申义是测量深度。

35、(2)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36、(3)通过仞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仞在周朝是八尺。

37、而周朝的一尺合现在的19.91厘米。

38、(4)可以求得一仞=19.91厘米×8=159.28厘米。

39、扩展资料:我国古代一尺合现在厘米数:(1)商代,一尺合今16.95cm。

40、(2)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41、(3)秦时,一尺约23.1cm。

42、(4)三国,一尺合今24.2cm。

43、(5)南朝,一尺约25.8cm。

44、(6)北魏,一尺合今30.9cm。

45、(7)隋代,一尺合今29.6cm。

46、(8)唐代,一尺合今30.7cm。

47、(9)宋元时,一尺合今27.68cm。

48、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仞仞是古代计量单位。

49、1仞为周尺八尺或七尺。

50、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51、故1仞约为161厘米或184厘米。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