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怎么好听 音质怎么调出来(唱歌怎么好听)
大家好,小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唱歌怎么好听 音质怎么调出来,唱歌怎么好听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姿势要对,双眼要有神,下巴稍稍往里收,挺直腰背。
2、呼吸要对,呼吸时肋骨扩张,小腹要微收。
3、2.做好发声练习,从丹田起音,嘴巴要张开,下巴要放松。
4、在演唱时吐字和咬字要清晰准确。
5、3.要具备基本的声乐基本功。
6、拓展资料:演唱技巧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
7、一首好的、甚至经典的歌曲的诗词和音乐终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必须通过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听众充分感受。
8、因此,作为一名歌唱者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脚踏实地地进行艰苦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9、声音应该以小腹为根源,想象声音透过后脊梁,到脑后,到口腔后根,整个声音应是竖立的。
10、请找一找这样的感觉:你大口咬一口苹果,露出上牙齿,在一口咬下去的同时,发出“嗯”的声音,感觉声音在口腔后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这就是美声发声的一个共鸣点。
11、接下来把气息下沉,小腹膨胀,稍在小腹用力一顶,在刚才的位置发声,男声喉结压下,女声多注重声音在脑后靠上的位置,你会发现声音比以前要大多了。
12、经常靠墙练习有助于发声,因为靠墙可以接触你的后脊梁,让你更容易找到感觉,并且胸腔的共鸣能和墙产生共振,让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鸣的感觉。
13、先从“米~妈”的练习开始,逐步升高,有助于练习高音气息;再从高往低练习,这样反复,总有一天你会找到感觉的。
14、参考资料:演唱技巧百度百科唱歌唱得好听的秘诀:首先是吸气,在做呼吸练习时,先做好正确的演唱姿势,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宽,头自如,眼望远处,从内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满情意,然后,“痛快地叹一口气”使胸部放松,吸气时,口腔稍打开,硬软腭提起,并与提眉动作配合,很兴奋地以后腰为主,将腰围向外松张,让气自然地,流畅地“流进”使腰、后背都有“气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宽阔的感觉,比如用“打呵欠”去感觉以上动作。
15、2、呼气时不准过深,否则使胸、腹部僵硬,影响发声的灵活和音高的准确,吸气时不要有声响,反之不仅影响歌唱的艺术效果,还会使吸气不易深沉,影响气息的支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两肋扩张,小腹微收的习惯。
16、3、不管是什么歌曲,就算您是天才,您都要练,练指是练气息,练嗓子,练情感,练肺活量,练歌曲。
17、这些东西你必须要练,当然这是指那些专业学习音乐,以及想学学好唱歌的人来说的。
18、4、一般喜欢唱歌的人,如果想让自己的发声清脆悠扬,少不了平时的气息去运动练习,这是基本的身体要求。
19、有了运动,平时吸气吐气才不会那么那么深沉,而且不至于发生气息不长的情况。
20、5、开唱时,就要对这首歌有一点了解,比如它是什么旋律的,应该用什么声段,像比如安静的就用比较柔的声音,比如激昂的就用比较沉与哄亮的声音,以便歌曲高潮部分好掌控发音,不然一会起音错了,一会会把嗓子喊坏。
21、扩展资料关于唱歌呼吸法: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
22、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
23、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说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确实是歌唱者首先应该学会的一项基本功。
24、2、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
25、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
26、呼吸不要耸肩用丹田呼吸,注意找好歌曲的节奏 。
27、(资料参考:百度百科:唱歌呼吸法)如果你想让自己唱歌变得好听,最关键就是需要多多练习,没事可以去KTV多练习,不用靠声带发音,尽量用腹部发音。
28、锻炼方法:练武功,每天不停的唱也可以,天天像疯子一样大喊也可以.但我这里是一种大家都没听过的练气方法,用枕头(里面放满沙子)然后放在自己的小肚上,躺下练声,唱歌等...大约不久就会渐渐感觉到自己的丹田气。
29、练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乐录影带,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时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练。
30、最好找一个专业的老师,指导一下,才不会误入歧途,不会把声带损害,要注意唱歌时不要多用自己的声带,要让自己的声音传的远而稳,注意运用气息,否则会使声带生茧。
31、对于初学者,学唱歌的过程我建议分为三步骤走,第一步是气息,第二步是发声,第三步是咬字。
32、所以,努力吧,多多练习,如果在家没法练习可以去KTV。
33、拓展资料:唱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àng gē,意思是以抑扬有节奏的音调发出美妙的声音,给人以享受。
34、也指吟唱歌曲。
35、也指歌唱艺术。
36、唱歌中的呼吸,首先是吸气,在做呼吸练习时,先做好正确的演唱姿势,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宽,头自如,眼望远处,从内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满情意,然后,“痛快地叹一口气”使胸部放松,吸气时,口腔稍打开,硬软腭提起,并与提眉动作配合,很兴奋地以后腰为主,将腰围向外松张,让气自然地,流畅地“流进”使腰、后背都有“气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宽阔的感觉,比如用“打呵欠”去感觉以上动作。
37、 一 气沉 若想使高音唱得轻松而又明亮干净,气息支持当然是基础,关键是气息的位置,音越高,气息位置越低,以在腰部四周为最佳.很多人在唱高音的时候总有一个通病,气息浮至胸腔,所以气紧,不自觉的伸下巴,所以气不畅顺,唱罢喉咙不可避免的发炎.所以气沉,收下巴是唱高音的基本要求.而音质好坏则取决于自身的生理条件,对音乐的领悟以及正确方法的使用. 二 舌平 口腔是气息流出人体的最后一个关卡,若舌卷或缩,自然会堵住气息的通道,不仅高音上不去,而且气息和舌的对抗会使你感到越唱越累.舌平以舌尖轻抵下牙齿为最佳.如果已经养成了这个坏习惯(当初这就是我最大的毛病),介绍一种方法,在练声的时候含上一颗糖,舌自然不敢卷或动弹,而且能成一种比较自然的状态,一但习惯之后,不再用糖的帮助的时候,你会明显觉得收放自如.不过这个过程很苦,要坚持. 三 腰部力量 学过声乐的人都知道,正确的歌唱方法并不是用嘴歌唱,而是气息,所谓气息,说得通俗点,就是腰部力量.有的人本身生理条件很好,高音亮而饱满,但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唱高音时总会觉得音站不稳,摇摇摆摆,老是不听指挥.就像一个物体能够稳当的摆放在一个地方,必然是因为它有一个支点.而我们的腰部力量就是歌唱的支点.当一个人打呵欠的时候,就是拥有歌唱最佳状态的时候,不仅喉咙完全放开,腰部也有一股力量在腰四周游走,有兴趣者可以多多体会.当然坚持练习仰卧起坐更是一个直接锻炼腰部力量的方法. 四 共鸣 一次好的发声不仅需要口腔的本音,更需要颅腔和胸腔的共鸣.泛音产生于颅腔,使音色饱满,胸腔的共鸣则使音色浑厚.高音用得较多的是颅腔的共鸣,中低音则需要很好的胸腔共鸣.一般人都觉得唱歌最难的就是高音,其实不然. “你能够低到多少,你就能高到多少”,就像拉弹弓,你能够往后拉多少,你就有多少可以爆发的高音力量.当这三个腔体都能互相配合的时候,那就真是如鱼得水,天籁之声. 五 情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发音技巧中怎么会有情?对所有作品的演绎如果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情的投入,纵使有再高的技巧也是枉然.因为,歌唱,本来就发源于人对自身情感的表达和释放.从现在的国际歌坛可以看出,最出名的不是音色最好,技巧最高的,而是能够用情用心歌唱的歌手.当然,这也是我们演唱中的致命弱点.一个人如果没有情,怎么能够演绎出作品的真谛. 要想唱好,首先得热爱歌唱. 歌唱中气息状态,呼吸问题 唱歌的朋友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歌唱中经常感到气短、气不够用,越唱越憋,很吃力。
38、这 与不会运用气息和保持气息有关,虽然吸气吸的很深,但一唱起歌来,气息很快就浮上来了,或 者是很快跑光了。
39、那么,吸气动作完成后,应该如何保持和运用吸入的气息呢? (1)歌唱中要保持吸气状态 吸完气后,有一个瞬间的停顿,这是吸气后、用气前一个自然的短暂停顿,这个停顿造成了 吸气和用气二股力量的对抗,用气时要尽量利用这种对抗力。
40、它不仅可以保持气息的深度,还能 使歌唱时气息均匀、流畅、持久。
41、仔细体会一下,这种对抗实际上是一种吸气的保持状态。
42、用吸 甲I 气状态演唱,只是一种感觉,其实谁也不能在唱的过程中还能吸进气来,但是就用这个感觉便可 以达到保持气息的目的。
43、这种状态能保证声音位置和气息的平衡,还能使气息保持一定的深度和 畅通无阻,在演唱过程中,气息越是不够用,就越是要保持这种吸气状态。
44、 呼吸肌肉群(即胸、腹、横隔膜呼吸肌的总称)是一个收缩与放松的循环过程。
45、呼气肌肉群 放松时,吸气肌肉群就收缩并吸入空气,吸完气息后吸气肌肉群随即放松,呼气肌肉群随即开始 收缩并呼出气息。
46、歌唱时,吸入的空气不能很快被呼出,这需要吸气肌肉群不仅不能放松,而且 要继续保持收缩状态。
47、吸气肌肉群的这种收缩的保持,需要意识去控制。
48、当我们在歌唱中保持吸 气状态时,就是对呼吸肌肉群的有意识控制。
49、控制气息的部位被称为“呼吸支点”。
50、戏曲称之为 “丹田气”。
51、 保持吸气状态歌唱的练习: 首先做做无声练习,吸完气后,把舌尖轻轻触下门齿,发出“丝丝”声,一口气吐得时间越 长越好,要求呼出的气息要均匀、平稳和慢,让“丝丝”声强度一样,不可忽强、忽弱,呼气越 慢越长,就越能体会到呼与吸的对抗作用,和气息需要有意识控制的力量。
52、传统声乐有一种利用 吹蜡烛练气的方法。
53、将一根点燃的蜡烛置于前面,吹蜡烛时,不许将蜡烛吹灭。
54、要求慢慢把蜡烛 火苗吹向一个方向,且火苗要平稳,摆动幅度不能大。
55、练习后,如果自己的后腰和腹部有酸痛的 感觉,说明你找到了呼气时对抗或者说是控制的正确感觉。
56、 结合一些歌曲练习,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水不说俺家乡好》、《洪湖水,浪打浪》、《映山红》。
57、 (2)歌唱中保持叹气状态 歌唱中容易出现的气息不够用和憋气现象,除了与吸气状态保持不住有关,还有一点就是与 气息不放松有关。
58、歌唱中气息需要被控制,以保持气息通畅持久的使用。
59、但如果气息被过份的控制,则会引起呼吸器官、呼吸肌肉群僵硬、不灵活。
60、导致气息无法通畅,难以持久。
61、怎样做到吸 入的气息既能保持又不僵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松和叹气。
62、这里所说的放松是对过份僵持而言 的。
63、叹气是指用叹气的感觉,而不是把体内的气全部呼出去。
64、叹气动作是我们生活中的习惯动作, 人人都会做,而且比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觉。
65、在积极兴奋的气息保持中,不可忽略运用叹气的感 觉来歌唱,这样,气息不仅有深度,也自然、放松、流畅。
66、在使用叹气状态进行歌唱时,要注意 声音不要脱离呼吸,否则就会气声脱节、难以保持住呼吸了。
67、也就是说演唱中的叹气状态是和保 持吸气状态同时存在的,那一方都不能缺。
68、它们使气息的呼出既能保持但又不僵,既放松但又不 是呼吸肌肉群的完全松懈。
69、这种呼气方法也称作“揉气”。
70、意思是指:吸入胸腔的气息,被腰、腹 部的肌肉群犹如揉面似的慢而有韧性地向外“揉”出。
71、 保持叹气状态歌唱时,如果你感觉腰腹部膨张而不僵,胸部扩展而不憋,气息有控制的流出, 这时,你的感觉就基本上对了。
72、继续巩固这种感觉。
73、 结合一些歌曲练习,如《红梅赞》、《长城长》、《在希望的田野上》等 声乐中气息运用的技巧 首先,把肺里的气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净; 然后,并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说的单田,用力使单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单田上,要用力,在鼓起的时候要渐渐用力,不要一下鼓起来 从开始用力到用力到极限,大约用五秒钟时间然后到最强的时候,持续五秒钟 最后,渐渐放松,也不要一下放松,大约五秒时间整个过程,注意不要呼吸。
74、 这是一个循环,每天这样练功,两个小时,半年的时间你的唱功一定会很实力,但中间不要停止,特别是第一个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坚持下来练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乐录影带,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时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练 最好找一个专业的老师,指导一下,才不会误入歧途,不会把声带损害,要注意唱歌时不要多用自己的声带,要让自己的声音传的远而稳,注意运用气息,否则会使声带生茧。
75、 声音忌讳大声喊叫。
76、其实我们都要避免:大声喊叫;2、在具备充足睡眠后,每天用声不准超过两小时[总用声量],长期超量用声,必然导致声带病变[坏嗓子]! 养成用丹田气说话的习惯。
77、意念上,不要用嗓子说话,用小腹[脐下两寸的点]说话。
78、多练仰卧起坐,加强丹田力量[一般女性小腹力量较弱]。
79、口腔要打开[后上下牙距离],整个口腔形成:前紧[开、齐、合、撮]后松[打开后槽牙]之势。
80、 长期坚持科学训练。
81、情、气、声的训练:情---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语言表达训练;气----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声----声音的弹性训练。
82、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83、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找开、不稳定造成的,而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84、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这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课题。
85、由于共鸣训练常常与其它发声基础要求分不开,因此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
86、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87、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和情感和内容。
88、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89、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90、 7)在练声、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杂念,稳定情绪,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要有良好的歌唱欲望,要充满信心、放松自如地进入歌唱状态,否则是唱不好歌的。
91、 8)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
92、音程、音阶一方面是肌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同时它们又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力和生命。
93、因此练声一开始,要求每个歌唱者把音程、音阶、练声乐句也唱得悦耳、动听。
94、以上我们可以领悟到,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呼吸、共鸣、吐字、表现缺一不行,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整体歌唱”的涵义。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